物流管理
首页 > 专业设置 > 物流管理

【国际商学院专业介绍】物流管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融合互联网,服务供应链,聚焦储运配,就业机会广

物·流·管·理

物流与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的稳定较快增长拉动着物流行业的刚性需求。物流行业既是我国商业迅猛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推动我国商业模式深化创新与持续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十几年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收入呈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4万亿元。我国物流呈现坚实复苏态势,实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拉动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供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韧性提升,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物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上半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达到6万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有望突破12万亿元。2022年物流业务活动仍将趋于活跃,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预计全年物流有望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什么是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上的专业学科。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现代物流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集成式管理,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随着中国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物流不是为了送快递、搬东西、看仓库,而是为了给各类企业从物流角度认识、节约成本,获取新的利润增长,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提升。该专业就业岗位涉及面广、类型多,可在作业与作业管理类(如配货、运营、单证等)、物流管理类(如仓储、调度、海运等)和战略与规划类(如物流总监、运营总监、供应链总监等)物流岗位就业。

燕理的物流管理有何特色?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燕京理工学院于2006年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并于2019年发展成为京津冀智慧物流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19年发展成为京津冀智慧物流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物流管理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10余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建设,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2017年燕京理工学院成功申请硕士建设单位,物流管理专业成为我校硕士建设点之一;2019年物流管理专业入选河北省一流建设本科建设点。


(重点建设名单)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智慧物流技术并能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能够在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依托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日趋成熟的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实验班、推进校企合作、开展酷武“双十一”实训、实现多效联动教学、共建校企科研平台等)模式、丰富的实习实训、以物流大赛促进学习和经理人进课堂等多种形式,不断为社会培养优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专业建设,专业在教学队伍、科研、实验室、课程体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23年,物流管理专业顺利通过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验收认定。



(验收认定结果通知)

一、师资队伍过硬

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以张耀荔教授、张雷教授和来自企业的苏志勇董事长为代表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张耀荔  ZHANGYAOLI)

张耀荔,教授,硕士导师,主要从事物流工程、商品流通安全领域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5部,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


(张雷 ZHANGLEI)

张雷,教授,主要从事市场制度、交易制度、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出版多部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苏志勇  SUZHIYONG)

苏志勇,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社会导师。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从事深耕医药与大健康产业。

物流管理专业在国际商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致力于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该专业不仅强化教师的物流专业素养,而且支持教师走进企业参观和交流,深入企业实践锻炼,以此不断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20196月,为了适应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学院物流专业教师代表参加全国院校物流教师2019年第一期冷链物流高级修班。


(2019年第一期冷链物流高级修班)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走出校门,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也走进兄弟院校,向更多的专家请教,开阔了眼界,把冷链物流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要求、新方法带回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也提升了我校冷链物流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认可度。


(2020年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物流与供应链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2019供应链+新教学、新思维、新方向教师暑期入企访学研修班)


(20189月,物流专业教师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升师资培训)

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同行间的交流和沟通,学院开展了“教师精讲一堂课活动”、微课大赛等,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20173月,物流管理专业与DHL集团(DSC项目华北区)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设DHL“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实务实验班,面向国际商学院大三学生,通过企业选拔,遴选出优秀学生加入到实验班。由企业的项目主管作为课程教师为我校学生授课,一方面,将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带到课堂,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研讨,提升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到企业中的参观学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产教融合成熟

与企业共建实验班

20173月,物流管理专业与DHL集团(DSC项目华北区)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设DHL“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实务实验班,面向国际商学院大三学生,通过企业选拔,遴选出优秀学生加入到实验班。由企业的项目主管作为课程教师为我校学生授课,一方面,将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带到课堂,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研讨,提升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到企业中的参观学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DHL实验班)

经过4年的发展,DHL实验班已累计开设三期,百余名学生受益。通过这一平台,我校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并且多名学生由此获得了在DHL公司实习的宝贵机会并实现就业。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真正实现了育人与用人双结合。

稳步推进校企合作

本专业与盛世华人物流有限公司、DHL集团(DSC项目华北区)、北京快行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迪卡侬(昆山)仓储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稳步推进校企合作发展。通过盛世华人物流精英助学班DHL“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实务实验班、冷链物流实践等形式,提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加扩大就业实习基地数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践、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用人才,使燕京理工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管理人才培养品牌。

酷武“双十一”实训

国际商学院从专业领域角度出发,由物流教研室教师主导,不断深化酷武“双十一”实训活动,本活动自开展以来累计已有441名学生参与。仅201811月,我校物流专业就有37名学生赴酷武物流公司参加双十一实训项目。通过酷武双十一社会实践,为同学们创造与企业接触、与社会接触的良好机会。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切身感受社会科学、感受企业运行,迅速将所学物流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做到从理论派到实战型的转变。此外,选在双十一这个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商业节点上,让学生亲身参与大型的商业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商业氛围,体验商业社会。


(酷武双十一实训)

实现多校联动教学

国际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国家级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物流实训基地、北京市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职业教育共享型实训基地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师资、共享课程、共享实训资源,协同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我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共建校企科研平台

2016年,学校联合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申报了物流系统与工程廊坊市重点实验室,并于20177月挂牌,这是我校校企合作上的又一次全新探索,为我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学生学术提水平的提升提供更有利的契机。

三、实习实训丰富

为搭建学生实习就业优质平台,助力国商学子成长成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商学院不断引进优质企业。例如,与京东物流集团(JDL)和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优质实习实训平台。


(2021年 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京东))

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课程采用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法,使学生深入企业学习。


(2020年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现场教学实践)


(物流学生赴蜀海现场教学)

除此之外,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利用实训平台开展仿真实践教学,开设了《物流企业经营模拟》、《供应链综合实训》、《商战》、《管理信息系统》等实训课程,通过模拟物流企业真实的经营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促进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

四、以赛促学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实训平台为基础,开展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模式,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参与多种物流专业竞赛,如长风物流学霸赛、“中物汇智杯”智慧物流创新设计大赛、海峡两岸物流大赛、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的全国供应链大赛、顺丰绿色包装设计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物流管理竞赛全国总决赛和智慧物流大赛等多项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物流竞赛获奖人次超过50人,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7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2019中物汇智杯智慧物流创新设计大赛)


(2019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经贸物流实践竞赛)

五、经理人进课堂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大学施沃金、拜耳教授为15级物流专业学生进行青年与信息化中德文化差异的主题讲座)

教学过程中,除专兼职老师授课外,也不断邀请企业经理人进入课堂,为学生开展生动的实践教学。

优秀物流学子


(陈龙-攻读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高珊-攻读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许丁戈-就职于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