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进课堂第二课( 转载自燕京理工人力专业)
专家进课堂,引领促成长
人力资源专业开展”从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到薪酬设计实务研讨” 主题课程
为积极响应学校应用性办学理念,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的认知,6月8日(周三)下午,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邀请到了北京物资学院刘家珉教授,通过线上会议形式走进课堂,以“从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到薪酬设计的实务研讨”为主题,与我院人力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深入分享和交流。
(刘家珉教授开展线上会议)
刘家珉教授也是资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管理咨询专家,有丰富的咨询公司人力资源项目操作经验,本次授讲内容就是结合他在咨询公司为企业做薪酬设计方面的案例,从三个方面:岗位分析实务、岗位评价实务、薪酬设计实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按照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流程进行讲解,实用性非常强。
课程内容:
一、岗位分析实务
刘教授提到,做薪酬管理前先做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与前提,在人力资源实践中发挥了先导性与奠基性的作用;《岗位说明书》是一个公司的法,是最基本的文件,值得花功夫去作扎实。
在讲到任职资格的内容时,刘教授特意强调“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不管将来在哪个部门工作,一方面要关心它的主业,最好有进修的机会,去学习它的主业;还提出人力资源是科学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主要是指任何一个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要懂得所在行业的主业、主责、生产流程、工艺流程、管理流程,不要求懂得很多,至少会评价和交流。这也是目前人力专业本科生面临的困境和艰难之一。”
(刘家珉教授在进行岗位评价实务)
二、岗位评价实务
岗位评价实务中,要掌握工作评价的流程,制定工作评价方案,选择操作性强、简单、实用的工作评价工具,根据岗位的贡献、价值和意义进行打分。刘教授强调指出,“岗位评价是一把手工程,作为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要将老板的要求和员工的要求不动声色地运用在方案中。”
(刘家珉教授在进行岗位评价实务)
三、薪酬设计实务
薪酬管理在明确组织的总体薪酬策略后,进行组织的工作分析,然后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工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每个岗位的薪酬进行定级,建立薪酬结构。
薪酬设计实务中,刘教授按照实操步骤分别进行详细的讲解:提出工资结构的设计思想和方案,通过薪酬调查,确定企业可纳入薪酬设计的工资总额,确定薪酬方案中的最低工资,确定薪酬方案中的最高工资,确定工资等级表的层级,设计工资级差,根据领导和代表小组的多次讨论意见进行修改,综合修改后的工资表的确定,相关工资分配制度文件的建立或补充完善。
(刘家珉教授在进行薪酬设计实务)
专家寄语:
分享结尾,刘教授做总结并向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懂专业、懂业务、从入门——熟练—精通,真正成为精通的人力资源专家,才能真正在人力领域前途无量。”
刘教授在两个多小时的讲述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生动形象,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课程中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此次实战专家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工作分析在薪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薪酬实务操作的具体步骤,达到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