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燕京理工金融专业】燕京理工学院金融科技和金融学专业全体教师参加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学术年会并进行深入研讨
2022年4月23-24日,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学术年会云端召开,会议旨在为国内外金融学者、从业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金融科技研究,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燕京理工学院金融科技和金融学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主会场会议,并分别参加了26个分会场会议。年会后,金融科技和金融学专业联合召开专门研讨会,教师们将参加不同会场报告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进行分享。
(主题研讨)
金融科技专业负责人王宝森教授认为,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目前我们经常提到区块链金融、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物联网和云技术在金融中的应用基本是金融与技术结合为主,缺乏金融与科学的结合,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仅研究技术而更主要研究科学等学术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金融科技中挖掘学术研究点,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学术年会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方向。
南开大学英才教授范小云主会场主题报告《数字金融与系统性风险研究进展》引起了教师们的共鸣,大家认为报告内容具有极高的前瞻性。
该报告首先从历史角度分析历次工业革命重大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发展,同时带来金融风险的必然性,资产的形成是以负债为前提,当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利润下降,产能过剩,其资产价值重估、被贬值但负债是刚性的,于是资不抵债出现危机。主题报告基于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Scopus数据库进行分析。
(分析数据)
报告给出了数字金融增加新的传染路径研究:如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造成数字货币之间的风险溢出、 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数字货币对其它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等;新闻和情绪媒体与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造成的市场拥挤研究:互联网、微博舆情所反映的市场情绪及其传播影响与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有很强的相关性,受其影响,也容易引发市场交易趋同、市场波动加剧,甚至市场崩溃;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间的风险溢出显著性研究:大量业务由线下转到线上,交易行为主体间的连接模式日益复杂,与外部合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也日益增多,直接或间接导致金融风险的交叉性、传染性和复杂性,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依托技术平台的优势,深度介入金融基础设施,与大量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技术合作,提供平台支持,也带来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针对信贷市场、金融科技与中小微企业、区块链与数字货币、银行与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另类数据、机器学习、资本市场等26个分会场的主题报告,教师们也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以下研究内容对以后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信贷市场分会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袁煜玲博士分享了研究报告《新闻情绪对网贷平台危机的影响与预测研究》,重点探究行业情绪的变化对网贷平台生存状况的影响。该报告构建了互联网金融领域情感词典,改进了词向量加权的方法,将平均加权法改进为依靠情感词典和转折词加权,进而构建网贷新闻情绪指数,并利用5421家网贷行业平台数据研究该指数与网贷平台倒闭率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分析得出引入行业情绪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加有效地预测平台的倒闭时间。
金融科技与中小微企业分会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谷建军博士的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中小微企业生存的影响——来自企业销售发票大数据的证据》运用某金融科技平台的113460家企业销售收入数据研究了新冠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问题。该报告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通过Probit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Logit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小微企业的退出概率显著增加12.5个百分点,提高了1.86倍。
银行与金融科技分会场
中国人民大学高昊宇分享了《科技赋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效应——基于中国银行业的经验研究》。该报告创造性的从微观的专利度量了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科技赋能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的作用机制,得出金融科技能够通过减缓信息不对称、增强银行经营稳定性等两个途径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
资本市场分会场
东北财经大学郭佳璐的报告《金融科技促进资本市场稳定了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以微观的视角去分析在宏观环境背景下金融科技对股价的影响。基于百度搜索指数数据,构建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指标,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采用NCSKEW(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的股票负向收益偏度系数)和DUVOL(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的股票收益上下波动比率)指标去分析股价崩盘风险;再进行一系列的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环节和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
互联网经济分会场
中央财经大学王辉教授分享的报告主题为《数字化营销、主动管理积极性与基金投资者利益》。目前,公募基金正在逐渐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公募基金市场上仍然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该报告从基金管理人和营销机构解释“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探寻数字化转型对基金行业的冲击。该报告以中国基金市场上的权益基金为研究对象,构建数字化营销活动为解释变量,投资者收益为被解释变量,加入控制变量,进行面板回归。该研究发现数字化营销活动不仅降低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积极性而且对投资者收益存在负面影响,即基金数字化营销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学术年会主会场专家的主题报告以文献梳理为主,实际上给出了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的研究前沿,分会场的报告则是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研究热点。金融类教师可以根据以上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发表文章,经过积累后可以申请到高级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