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
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活动

课程改革筑创新道路,交流示范促教学发展 | 国际商学院举行“挤‘水’铸 ‘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第三次课程改革示范课展示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国际商学院于1120日在M204教室隆重举行了“挤‘水’铸‘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系列活动”之第三次课程改革示范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张欣蕾、王志平、孙小清三位教师进行主讲,国际商学院全体专职教师积极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任娟梅老师主持。

第三次课程改革示范课展示活动

   张欣蕾老师展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中“需求价格弹性”的教学内容。她采用“实验、案例、项目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张老师强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重构教学内容,简化复杂的数学推导,回归知识本质,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荣华英老师和王洁老师对张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认为其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中,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张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及明确的引导,为在场的教师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老师展示教学内容)

   王志平老师带来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讲解。她以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上,王老师通过一系列简单明了的案例分析,清晰地阐述了“供应链”的概念,并通过穿插问题的方式,既引发学生的思考,又帮助他们明确知识的关键点。罗智霞老师和冯琳芸老师对王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她们认为尽管《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深奥,但王老师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使得理论阐释更具层次感和逻辑性。她们建议,若进一步优化PPT设计,使之与课程内容更加契合,避免单调,授课效果将更加立体和饱满。

(老师展示教学内容)

   孙小清老师对《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利润表一般分析”进行了深入剖析。她以案例、实例和多元化教学为基本方向,详细讲解了“利润表概述”的重点内容。孙老师认为,综合课程应具备应用性和时效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知识。同时,孙老师注重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她围绕当前经济形势进行授课,使课程内容与现实紧密相连,增强了课堂的实际意义。尹晶老师和常彬彬老师在点评中一致认为,孙老师的授课充满激情,展现了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充分的准备,PPT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学层级的细致规划以及详尽的板书设计,均让参与的教师受益匪浅。

(老师展示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示范课展示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老师们基于个人经验,对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相互学习。我们坚信,通过此次活动,国际商学院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为新时代商科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