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实践 燕理在行动|国际商学院微光志愿服务社团队携非遗项目走进医院与社区,以实践收官传承与关爱故事(八)
2025年7月4日至14日,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微光志愿服务社以“童舟共济·非遗传爱”为主题,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国际商学院团总支的带领下,微光志愿服务社组织13名志愿者前往河北省燕达陆道培医院及燕郊公园,用专业知识传递温暖,以实际行动传承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体人员合影) 活动筹备阶段,学院组建专业实践团队,围绕志愿服务规范、儿童心理辅导技巧、非遗文化知识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确保志愿者以专业素养投入服务。团队创新设计“红色文化+非遗传承+心理关爱”三位一体活动方案,备足教学物资与活动道具,为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筑牢基础。 (志愿者与患儿互动) 在燕达陆道培医院,志愿者通过五大特色模块为白血病患儿提供全方位关怀。在“红色故事会”“非遗工坊”基础上,新增“清凉手作”蒲扇制作、“锦绣工坊”簪花帽DIY等传统工艺体验,特别开发“环保时装秀”创意活动,引导孩子们装饰旗袍、设计时装。阶梯式课程设计兼顾不同年龄段患儿需求,实现文化浸润与心理疏导双重效果,提升了患儿的自信心与表现力。 (志愿者与患儿互动) 在社区服务中,团队以“非遗漆扇进社区”为主题展开文化传承行动。通过宣讲会、体验工作坊等形式,向居民介绍漆扇工艺的历史与价值,邀请大家动手制作感受非遗魅力;同时通过问卷与访谈收集传承建议,为非遗社区化推广积累经验。此外,志愿者还将专业与公益结合,开设“非遗+金融”微课堂、搭建线上非遗展示平台,以“专业赋能公益”模式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本次国际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落幕,但微光志愿服务社的行动不会止步。未来,团队计划与陆道培医院共建“阳光文化驿站”,并与社区长期合作,推动长效服务与文化创新传承。国际商学院也将以此为起点,持续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成长奉献,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