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引领未来,实践铸就英才|国际商学院举办挤“水”铸“金”商科课程高质量建设系列活动-双创实战训练营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会
(双创实战训练营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会) 专家介绍 李世杰: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 (李世杰专家讲话) 聚焦大赛内涵,锚定育人导向 李世杰博士以十年双创竞赛深耕经验为基底,系统解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本质逻辑。他指出,大赛以“我敢闯 我会创”为精神旗帜,以“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为行动坐标,不仅是检验高校育人成果的竞技舞台,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五育”融合的关键引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回信精神,他强调大赛的教育属性,即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闭环机制,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并深度融入商科课程体系,推动“金课”建设从理论向实践延伸,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课程质量双提升。 (解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本质逻辑) 解构竞赛逻辑,明晰备赛路径 培训中,李世杰博士深入剖析大赛的八大逻辑体系——从“落实育人目标”的赶考逻辑到“保障公平竞技”的分组规则,从“层层递进选拔”的晋级机制到“聚焦落地实效”的评价标准,全方位揭示竞赛内核。针对项目培育,他提出“三维挖掘法”:红旅赛道需凸显“红色基因+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的价值共振,主赛道应强化“硬科技突破+商业可行性+产教融合”的立体架构,职教赛道则需聚焦“工匠精神+技术创新+产业对接”的特色路径。他特别强调,学院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导师团队赋能,将竞赛备赛转化为学生跨学科整合、商业思维构建的实战课堂,推动商科课程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李世杰博士深入剖析大赛的八大逻辑体系) 精修项目表征,强化价值传递 在项目表征策略环节,李世杰博士以高教主赛道创意组为例,详解“教育、创新、团队、商业、社会价值”五大评审维度的精准呈现方法。他指出,参赛团队需以“得分点全覆盖”为原则,通过路演文稿的逻辑闭环、商业计划书的科学架构、PPT的视觉冲击与视频的场景化叙事,构建立体化的价值传递体系。“颜值即正义,精炼出锋芒”,他强调材料制作需遵循视觉美学原则,善用数据图表、实物模型、应用案例等具象载体,在有限篇幅内清晰展现学生创新成果、团队协作能力及社会贡献,同时将课程中积累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量化、可落地的竞赛成果,实现“以赛促学”与“以赛促教”的双向赋能。 (李世杰博士以高教主赛道创意组为例) 本次活动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竞赛意识与创新能力。未来国际商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改革,通过专家授课、校企合作等举措,以一流商科专业为目标,培养具国际视野、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与国家建设输送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