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彩缤纷,“团”聚青春|国际商学院万象归春曲艺社举办“艺海扬帆”相声大会曲艺展演封箱演出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曲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1月29日,国际商学院万象归春曲艺社“艺海扬帆”相声大会曲艺展演于C501举行。本次演出特别邀请到西路评剧、竹板书、西河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廊坊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香河文化馆副馆长,香河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曲艺小品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评鼓书擂台赛金奖获得者张鑫铭先生助演,活动由冯梓浩主持。
活动伊始,张慧敏、李英赞两位同学表演了对口相声《双字意》。他们从充满灵气与秀美的中国汉字出发,运用诙谐有趣的语言,将历经千年的汉字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带领在场观众走进历史,探索文字的奥秘。他们的演出节奏明快,氛围热烈,赢得了满堂喝彩。
创新发展历史,创新传承文化。在相声《史记新说》中马一鸣、焦云迪将相声的四门基本功:说、学、逗、唱与中国历史相结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说尽人间百态,讲述历史沉浮,同时他们又将传统历史故事与网络热梗相融,激发了在场观众的热情。
逗乃相声的灵魂所在,于庆帅、董占龙的相声表演《逗你玩》中将有趣的情节与巧妙的包袱搭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笑声,同时,他们热情而有趣的互动方式也与台下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戏韵千秋,粉墨华彩。王奕茗、杨景昊、李欣带来《玉堂春—三堂会审》。演出中同学们咿呀咿呀的唱腔如潺潺流水,每个音符都似带着千般情绪,演绎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戏剧唱腔,专业身段,同事们的举手投足间尽显国粹风范,牢牢吸引了观众的视线。
(马淑斌、高培哲带来了相声《五行诗》)
马淑斌、高培哲带来了相声《五行诗》。两位同学以五行与历史名人为题,引入了相声的内容。表演中,两位同学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临场发挥,翻“响”了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充分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陈家宝、王冲、刘鑫子带来的群口相声《武训徒》妙语连珠,诙谐幽默,逗得现场观众前仰后合,捧腹大笑。在愉悦轻快的氛围之中,同学们深切体悟到相声这一传统曲艺形式的无尽魅力和深厚内涵。
冯梓浩、吕志鹏的相声《学满语》通过夸张的表演和幽默的对话,将满语学习的枯燥和挑战转化为观众的笑声,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显得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在感受乐趣的同时对满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张先生的表演充分展现了传统曲艺的魅力)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张鑫铭先生的京东大鼓表演热情似火,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张先生的表演充分展现了传统曲艺的魅力,也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采。通过一段段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鼓点与咏唱,张先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曲艺带来的独特力量,以及它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快板表演《玲珑塔》展示)
快板表演《玲珑塔》不仅是一种听觉享受,更是一种视觉盛宴。表演者宋宇轩的手势、表情和身姿都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福寿全》表演)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陈家宝、张鑫铭及全体演员带来相声《福寿全》的表演,此次万象归春甲辰年封箱展演圆满落下帷幕,每一位同学的表演都让观众欣赏到了相声的魅力,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与艺术修养,激发同学们对语言艺术和非遗曲艺文化的兴趣与探索。
(相声表演合照)
此次封箱展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彰显和传承使命的践行。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未来,万象归春曲艺社将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力求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